承載帶廠家卡件原因主要有兩類:
零件尺度偏大,零件變形或有毛刺;
載帶尺度偏小、變形、倒鉤、成型不良及規劃考慮不周全;
不良原因分析:
零件類:
零件尺度不在規劃范圍內,導致與載帶槽之間存在干與,呈現卡件現象;
零件存在變形或毛刺,變形或毛刺的方位與載帶槽之間存在干與,導致呈現卡件;
載帶類:
成型模磨損導致成型模尺度變小,導致載帶槽與零件之間存在干與,導致卡件;
例如:模具長時間運用,未對模具進行保養承認,模具的棱角會呈現磨損,底部棱角變成R角(如下圖),成型后,槽內底部成圓弧現象,導致零件PIN腳與槽內圓弧存在干與,呈現卡件不良現象;
放料盤不能順利的放料或許收料段呈現向后拉動時,加熱方位呈現錯位,導致成型倒鉤,槽尺度呈現偏小不良導致卡件;
如:放料盤內圈的膠紙粘住軸心而不能順利的放料,拉帶不能正常拉到位呈現加熱模錯位情況,成型后,槽內一邊呈現加熱模錯位現象。
載帶調機參數設置不當,導致槽壁很薄,繞盤后呈現變形,包裝后呈現卡件現象;
載帶經運送/快遞等過程中呈現擠壓,導致載帶變形,包裝后呈現卡件現象;
載帶規劃時,公差考慮不周全,導致載帶槽尺度下限與零件尺度上限存在干與或間隙過小導致包裝呈現卡件現象;
改善對策:
零件類:
保證零件的尺度在規劃的公差范圍內;
包裝零件在包裝前全檢處理,防止零件存在變形及毛刺等現象;
載帶類:
要求工程嚴厲依照《模具作業管理程序》對模具進行壽命管制,并守時對模具進行保養承認;
保證放料盤能順利放料或許收料盤正常收料,防止呈現皮料拉動導致加熱模錯位現象;
要求技術員調機時,需求嚴厲按模具SOP上的成型參數進行調機設定,防止呈現槽內太薄,容易變形;
做好載帶包裝防護,盡可能減少快遞,防止運送導致載帶槽穴變形;
工程做規劃時,需求了解客戶端上下限,更好的對載帶槽穴進行規劃,防止呈現卡件現象;